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行业新闻>中国电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电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现今,发展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提升国际地位,特别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过去的几年中,政府有关部门为了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批扶植措施,这些政策不但对电动车技术研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对我国电动车的产业化有着不小的推动。如此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预期下,我国目前的电动车产业化发展热情不断高涨,这也带动了以上游供应、关键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和配套设施建设为主的电动车体产业系的孵化。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的汽车消费大国,世纪之交的2000年10月“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第一次被堂堂正正的写入“十五”规划的建议中,短短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让世界瞩目。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地球环境,全球汽车产业的风向标也集体指向了“环保、节能、高效”。中国大力扶植发展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更是引领了世界汽车行业的发展走势。
现代电动汽车一般可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但是近几年在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外接充电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简称PHEV。
据统计,法国城镇居民80%以上日均驾车里程少于50km,在美国,汽车驾驶者也有60%以上日均行驶里程少于50km,80%以上日均行驶里程少于90km。PHEV特别适合于一周有5天仅驾车用于上下班,行驶里程50~90km之间的工薪族使用。PHEV是在混合动力汽车上增加了纯电动行驶工况,并且加大了动力电池容量,使PHEV采用纯电动工况可行驶50~90km,超过这一里程,即必须起动内燃机,采用混合驱动模式。所以PHEV的电池容量一般达5~10kW·h,约是纯电动汽车电池容量的30~50%,是一般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容量的3~5倍,可以说它是介于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之间的一种过渡性产品。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和一般混合动力汽车(HEV)对比,PHEV由于更多的依赖动力电池驱动汽车,因此它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更少。由于动力电池容量的加大,每辆车的售价至少比一般HEV高2000美元左右。
我国目前的电动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政策,主要对代表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方向的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补贴。在这3种类型中,由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基本成熟、生产成本较低、基本不需要另行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并且企业适应性较强,基本可以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因而是示范推广的重点。对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技术复杂,生产成本高,并且需要另行建设有关充电装置、加氢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短期内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笔者认为,为形成相关技术储备、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有必要进行小规模的商业化示范推广。
在笔者看来,我国目前发展电动汽车是正确的,但是兼顾市场和消费者来看,笔者认为应该有个妥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来过度。发展初期,我们应一手抓柴油动力轿车的发展,一手抓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我们不能人为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让汽车的发展在中国脱节。借鉴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动力发展历程,在目前,可靠、环保、高效的选择是发展、普及柴油动力轿车。据最新的调查数据,在欧洲国家各类柴油车占总体汽车保有量的近90%。当然,这并不能否定电动汽车,我们还要继续鼓励、扶植有能力的汽车企业研发电动汽车,为今后的汽车走向铺垫道路,进而帮助我国从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走向世界头号汽车大国。